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十渡景区发展调研:人口与景区建设发展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1/9/20热度: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渡镇常住人口12072人,其中:外来人口572人,男性6227人,女性5845人;间隔了10年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十渡镇常住人口9778人,十年共减少2294人,减少23.5%。其中:外来人口851人,占常住人口的8.7%;男性4893人,占常住人口的50%;女性4885人,占常住人口的50%。

面对人员外流,正在发展中的十渡,该如何留住本地人才,又如何从外地引来“凤凰”,做大做强十渡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当地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十渡镇现状

房山区十渡镇位于北京西南,辖区面积193平方公里,共有6329户,常住人口9778人。1999年,该镇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旅游专业镇、市级风景名胜区,被国家计委批准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区,被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镇政府所在地十渡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被人们誉为“北方奇景”、“人间仙境”,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近年来,十渡镇因地制宜,找准定位,依托十渡风景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全镇民俗旅游取得了较大成效,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实现28748.7万元。

二、十渡镇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风景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999一2010年)》中,十渡镇明确指出发展的战略思想首先是实施“旅游立镇、龙头带动”。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十渡镇政府进一步提出按照“精品带动、人才兴业、依法治旅、持续发展”的方针,规划建设好各民俗旅游专业村,各村因地制宜,搞好本村的民俗旅游具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同时十渡辖区的所有旅游企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设施逐步齐全,收入逐年攀升。截止2010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6751.3万元,同比增长9.4%;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47353万元,同比增长6.5%。旅游业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要发展,离不开人,人员是主导因素。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十渡镇常住人口9778人,十年共减少2294人,减少23.5%。其中:外来人口851人,占常住人口的8.7%。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综合型产业,有着很强的辐射、带动和连锁作用。所以,十渡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商品经济及酒店服务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十渡镇围绕旅游业,还启动了五渡露营地、六渡、八渡生态园建设工程。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发展了养鸡、养蜂,蘑菇等特色种养业,新建果园2 400亩。这些产业都为十渡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成为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政策改革之前,由于时间的限制市民大多会选择如故宫、颐和园、北海以及附近的公园等市内的景区度周末。政策修改之后,人们有了进行较远距离旅游的机会,所以,更多人会舍弃市区拥挤的各大名胜古迹而选择游客相对较少的近郊景区。对于整日生活在繁华城市的人们来说,去郊区享受优美自然风光,体验淳朴的农家风情是度过小长假非常不错的选择。  
三、十渡镇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搞民俗旅游接待的经营者素质较低,服务水平不高。民俗旅游的经营模式基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经营者绝大多数是家庭主妇,且文化程度不高。此外,民俗旅游接待户一般没有固定的服务人员,旅游淡季时由家庭主妇负责接待,旅游旺季则请乡邻来帮忙,给与一定的经济报酬。因此,民俗旅游接待户的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服务内容单一,游客可参与项目少,特色不突出。十渡镇民俗旅游业发展到现在,服务项目基本停留在餐饮和住宿,其实质是山村家庭旅馆。游客一般白天观光旅游,晚上住在农户家中,吃“农家饭”,唱片拉OK,打牌。游客直接参与的农家活动少,民俗旅游的“文化”韵味很少,民俗旅游基本属于十渡自然风景区的附属,没有形成独特的民俗旅游项目吸引游客。

3.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和调整。全镇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要素发展的不平衡,行、住、吃等要素解决得较好,游也有一定的发展,而娱和购则显得单薄,更为严重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在辖区注册的旅行社,这对旅游业务的开展,尤其是旅游形象的推出,产品的促销和线路的组织带来极大的影响;二是各村发展不平衡,沿河村发展快,山顶村发展慢,整体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4.常住人口的减少是十渡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损失。一是由于十渡地区的旅游业一直处于淡季和旺季两种情况,一般从每年5月至10月为旺季,其余时间许多旅游设施和从业人员都处于闲置状态,许多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从而造成常住人口减少;二是冬季取暖问题也是造成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由于农村采暖条件差,许多从郊区买楼房的人,进入冬季就去住楼房,老人接出去和儿女过冬,一住就是半年,第二年5月份以后再回来;三是由于山区教学质量差,独生子女家庭多,所以有条件的家庭或出去买房或租房陪子女上学,所以造成常住人口减少。

5.外来人口的增加把十渡的旅游大餐分走了一部分。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十渡的宾馆、饭店、景点打工的服务人员;二是在十渡承包宾馆、饭店、商店和长期摆摊人员;三是由于婚嫁到北京市的人员,户口根据有关政策,必须3年以后才能进京。

6.管理力量薄弱,管理工作滞后。缺乏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尤其是对旅游市场和旅游项目建设的宏观调控缺乏力度,容易导致因缺乏规划,失去监控而引发的布局失衡和资源开发的无序状态等问题,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妨碍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发展建议

1.留住当地常住人口,一是收益不能外流,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户发展民俗旅游的积极性,民俗旅游不仅旺季有活动项目,淡季也要有适合当地的民俗活动,这样,一年四季都会有游客来十渡,就不会造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就不会有淡季旺季之分,既解决半年闲的问题,又解决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努力强化农户民俗旅游服务内涵。民俗旅游业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民俗旅游的整体印象。而从事民俗旅游业的经营者多数为农村主妇,文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强民俗旅游接待户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如邀请专家对民俗户进行民俗旅游接待礼节知识讲解,实训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等;组织民俗接待户外出参观、学习、培训,从服务理念和操作技能上帮助农民提高民俗旅游接待水平,留住回头客。

3.要提高十渡景区的整体品位,不仅娱乐设施要创新,要区别于周边景区,接待档次也要提高,多建几座上档次的五星级宾馆,招聘一些有管理经验的高学历人才,这样既提升了十渡人的形象,同时也解决了本地人员就业问题。

4.要把发展民俗旅游与当地民俗活动相结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民俗,各村可将本村独具一格的民俗和农事活动,以展览或游客参与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让其了解本村的民俗文化。

5.要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使居住环境和子女上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要合理规划。争取在近几年使本地人员不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民,使十渡的旅游资源取之于十渡,用之于十渡人民。民俗旅游要实现长期、有序发展,合理的规划必不可少。目前,十渡镇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民俗村的具体规划正在逐步得到落实,但是,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制约。各村之间、各民俗户之间、行业协会与会员之间、旅游开发项目与当地农民利益之间,都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负责民俗旅游的政府部门要正视这些矛盾的存在,把握好原则性,利用好灵活性,保证公平,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十渡镇民俗旅游业有步骤、规范化发展。

6.山区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但现实是山区常住人口多为老弱病残,村干部中年轻力壮的都不多,更不用说有文化、高素质的人材了。所以,人才问题非常突出。今后大学生村官要着力分配到旅游企业,让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深入了解旅游企业该如何管理,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为山区旅游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找出适合十渡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