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拒马河上的小水电--十渡的光明之源!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1/7/21热度:

拒马河,像一条漫舞的游龙,从太行山的群峰中婉蜓而下,穿越河北省,然后进入北京房山地域。在这里,曲折九回的拒马河,每拐一道弯就是一块开阔的河滩,每块河滩上坐落一个村庄,每个村庄以“渡”序为名,从张坊一直到十渡。

今天,拒马河以它清澈的河水和两岸的山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更值得颂赞的是,那一座座建筑别致的小水电站,就像镶嵌在巨龙身上的明珠,给山区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可是在昨天,拒马河水却夹杂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血和泪。滔滔的拒马河水,像野马一样,横冲直撞,不知削出了多少断崖峭壁,冲出了多少乱石荒滩。两岸人民用血汗开出的几亩薄地荒田,经常被洪水一扫而光。为此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河路沟,河路沟,种粮十年九不收。不是水灾就是干透,逃荒要饭,自尽在河里头。”这首歌谣真实的反映了拒马河过去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和难,他是两岸人民苦难生活的写照。

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拒马河两岸的人民有能力根治这条害河了,他们治荒滩,筑公路,修建水轮泵站,巨龙开始为人民造福。特别是党的改革春风吹进了高山峡谷,两岸人民更加精神振奋。他们牵引着巨龙,要让它为四化做出更多贡献。78年春天,七渡村首开第一丈,在拒马河上修建了第一座小水电站,它像一颗明珠,照亮了山川,照亮了山区人民的心。紧接着,两岸人民又建成了第二座、第三座水电站。到了1980年,在拒马河一共建起了十五座小水电站,总装机3826千瓦,年发电量679万千瓦,每年收入有一百多万元。滔滔的拒马河水,如今成了当地人民的宝贝!

一座座小水电站的建成,改变了山区人民的生产条件,给山区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你瞧,清清的河水被引上了高山,滋润着块块梯田,浇灌着片片果园,靠天吃饭已成为历史,场院上小毛驴拉碌碡的现象不见了。听吧!电闸一合,那一台台脱粒机、杨场机的轰鸣,就好像奏出现代化的交响曲。过去忘河兴叹,有水浇不上地,只能种一些玉米、谷子等杂粮。现在,水听人唤,小麦、水稻的花香,年年飘荡在这深山峡谷之中。电,给山区人民增添了实现四化的信心,带来丰收的欢乐。

要讲山区人民的生活,简直翻了个过儿。饭桌上,粗粮酸菜不见了,每天已经是白面馒头、大米饭。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在这儿早已不新鲜,更让城里人羡慕的是,不少人家做饭都电气化了!就说西关上村吧,93户农家,89户有了电饭锅、电烤箱、电炒勺。社员老李,过去全家六口人就发愁做饭,中午下工带着汗水回到家,不得休息还要一把柴火一股烟的忙乎,还没吃完又到上工时间了。现在可不一样了,上工前,把米装进电饭锅,或者把和好的面装进电烤箱,定好钟点,饭熟了自动断电,饭冷了自动通电,下工回来,开锅就是热腾腾的饭菜,又干净又方便。以前,他家烧柴火,一年需要2千多公斤柴,花200多块钱,现在用电每天只花两三毛钱,一年只花百十来块钱就够了。

是啊,小水电给山区人民带来的好处,真像拒马河畔的山峰一峰更比一峰高。现在拒马河5个村利用自有电站优势和充裕的电能,解决了当地燃料紧缺的问题,实现了以电代柴做饭电气化。既保护了山林植被,又使山区人民告别了昔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生活。

小水电站建立以来,为山区创造财富同时,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截至目前,这些小水电站出了满足当地用电外,还能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

更让人喜悦的是,拒马河畔的十渡人民已经认识到拒马河水是一盆宝水,正在进一步的被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