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刘炳增:1984年7月雨访十渡王老铺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2/10/21热度:

我是 1980 年北京日报郊区版(京郊日报的前身) 创刊后不久到报社的。在 1999 年由新闻部主任调任总编室主任之前, 我在新闻部工作了整整 19 年, 经历了无数次的采访, 写出了大量的稿件。每次采访,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深刻的, 也可能说是留下永不磨灭印象的采访, 当属雨中采访王老铺。

1984 年7月底的一天, 我接受了编辑部交给的任务: 采访房山区六渡乡(现并入十渡镇) 王老铺村发展运输专业户的情况。从永定门坐火车到十渡站下车再走到六渡乡,已是下午 4 点多。乡政府离王老铺村还有近 40 里的路程, 而且全是山路。当时天阴得很沉, 雨的前兆气氛很浓。乡里的同志劝我在乡里住一夜, 第二天再上王老铺。看看阴沉沉的天, 我想明天下雨怎么办? 任务紧急, 不容犹豫。我决定立即出发去王老铺。乡里的通讯员师永祥就是王老铺村人, 他陪我一道上山。换上小师的一双胶鞋, 拿上一块塑料布, 我俩便出发了。

六渡到王老铺没有长途车, 上山下山的人们都是搭乘来往跑运输的汽车、手扶拖拉机等。我们刚刚走出 2 里多地, 雨就下起来了,时小时大, 一块塑料布难以抵挡,不大工夫衣服就湿透了。好在不一会儿我们就遇到了一台上山的“手扶”。虽然身上仍被雨淋着, 但坐在“手扶”上, 顿觉轻松多了。“手扶”在雨中的山路上颠簸着, 突突地冒着烟, 艰难地向上爬行。我们坐在“手扶”的槽帮上, 手紧紧地抓住栏杆, 身子随着“手扶”的颠簸一仰一合。脚下一边是陡峭的山体, 一边是几十米的深沟。尤其到拐弯的地段, 眼瞅着“手扶”的轮子到了悬崖的边上, 手心出了一把汗。多亏专职机手经验老到, 在如此泥泞的山路上开得得心应手, 才使得我们一路上有惊无险。

终于到了王老铺, 大约是下午6点钟了。由于下着雨, 天总是灰蒙蒙的, 好像已经黑了, 住家的窗户亮出了灯光。

“你家在哪? ”在乡里就说好今天晚上住在小师家里, 现在我恨不得一步到家。“就在那! ”顺着小师的手往上一看, 高高的山头上有一点亮光。“离这里有多远? ”“不远。也就 3 里地吧。”小师说得轻松, 我心里却叫苦不迭。无奈, 只好硬着头皮往上爬。雨还在下着, 脚下很滑。在平道上雨天走路都很困难,甭说爬山了。在陡峭的坡上, 我两手抓住小树、山草, 全身几乎伏在了坡上, 样子一定非常狼狈。多亏了小师, 他连接带拽, 使我踉踉跄跄地往上爬。要不是他, 几次我差点滑下去。半个多小时后, 我们终于到了小师的家。

小师的父母和他的两个妹妹像对待远方的亲人一样对我表示了欢迎。坐在炕头上, 喝着烈性的“二锅头”, 吃着小鸡炖蘑菇, 我感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小师的父亲,一位十分淳朴的庄稼人, 一个劲儿地往我的碗里夹菜, 反复念叨: 你是第一个到我们这个小山沟采访的记者。看得出, 他很激动。我也很激动, 更是感动。吃完晚饭, 小师的母亲和两个妹妹到邻居家去借住,我们三个老爷儿们躺在炕头上聊了半宿。

第二天早晨, 雨仍下个不停。小师全家都劝我住一天, 等雨停了再去采访。任务在身, 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坚持去采访, 并表示甭管多大雨, 今天一定要返回北京。见留我不住, 小师的母亲竟又炒了几个菜, 小师的父母又陪我喝了几盅“二锅头”, 热情的一家人把早点变成了午餐。

王老铺几十户人家分布在一条山沟里。从这家到那家, 近的几百米, 远的竟达十几里。我要采访的对象有两个: 村党支部书记和一个个体运输户。个体运输户叫穆志金, 是村里的第一个用小驴车搞运
输的人。他家离小师家不远, 成了第一个采访对象。之后, 我和小师又走了半小时的山路, 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家。采访完后, 已近中午,雨仍在下。村里的汽车、“手扶”没有一个下山的。怎么办? 走! 我们谢绝了书记留吃午饭的邀请, 一咬牙, 冒着扯不断的雨丝, 踩着泥泞的山路, 向山外走去。


我从小在昌平的一个小镇长大, 后来又在农村插了几年队, 受的罪不少, 吃的苦挺多, 应该说是“久经考验”的了, 但在雨中走 40里的山路, 平生可是头一遭。当时却没有发憷, 没有打退堂鼓, 心里想的就是尽快完成采访任务早点赶回编辑部。整整走了 3 个多小时, 下午两点才到六渡乡政府。简单吃了些东西, 我决定立即赶往十渡火车站回北京。小师不顾我的阻拦, 执意要送我。他带我走的是一条近道: 穿越火车隧道。火车隧道共有 4 个。因为是专门走火车的,没有人行道, 我们俩只好在铁轨上走。脚硌得生疼不说, 还得提防随时可能飞驰而来的火车。每当火车来时, 我们就紧贴在隧道的山壁上, 在巨大的轰响中, 享受着火车呼啸着擦身而过的刺激。虽然是近道, 我们俩也走了一个多小时。回到报社, 我连夜赶写稿件。


根据采访的素材, 共写了 3 篇; 消息 《王 老 铺 出 现 20 个 运 输 专 业户》, 介绍了全村开展专业运输的情况; 通讯《长途贩运记》, 说的是村民穆志金搞驴车运输的事; 短评《正确对待长途运输》, 批驳了当时一些人认为搞长途运输不是正道的错误认识。这 3 篇稿件在 1984年 8 月 17 日的头版头条、报眼下同时刊出, 几乎占了半个版。这组稿件, 有力地宣传了 1984 年中央 1号文件中指出的“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的精神, 澄清了一些人的模糊认识,促进了专业户的发展, 对深化农村改革、支持新生事物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领导的表扬。

这次采访过去整整 23 年了, 但它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却始终清晰。它给我艰苦而美好的回忆, 也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在多年的采访生涯中,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 困难多么大, 我都勇敢面对, 战而胜之。我的工作得到了房山人民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他们亲切地称我为房山的“荣誉公民”, 这是对我最高的褒奖和极大的激励。到总编室工作后,下乡采访的机会少了, 但每逢下雨天, 我的眼前还常常会浮现出雨中的王老铺和热情朴实的小师一家。不幸的是, 小师的父亲, 那位早晨还非得陪我喝两盅“二锅头”的厚道的庄稼人, 竟因病于 1990 年去世了。王老铺村因是泥石流多发区, 已于1995 年在政府的关怀下整体搬下山了。小师和他的妹妹都在房山区工作, 他的母亲冬天在山下住, 夏天有时还回到山上的老房子里去住些日子, 故土难离啊!

不老的王老铺, 它不仅让家乡人梦牵魂绕, 而且令我这个山外人也情有独钟, 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