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燕山山人:2014年8月十四渡平峪穿越十五渡东湖港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4/8/8热度:

2014年7月23日,周三,气温33度。山人与好友行旅者、野百合、周周成功翻越平峪北沟的西大梁,进入东湖港。8公里,累计上升约800米,却走了7个多小时,从而也欣赏了夏季十渡山水的绮丽风景。盛夏的大山,满目葱茏,郁郁苍苍,不似冬季的苍凉,秋季的绚烂,春季的妩媚。这条路线秋季、冬季都少人走,更不论夏季了。

平峪是抗日老区,根据地军民曾经痛击日本侵略者,险峻的大山是有力的屏障,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八路军战士活跃在大山之中,来无影,去无踪,与敌人周旋,在日寇疲惫松懈之时,如猛虎下山,饿虎扑食,消灭小股的鬼子,取得辉煌的战果。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很多战士长眠在大山深处,“老帽山六烈士”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动人事迹一模一样,惊天地、泣鬼神。只不过是当时宣传力度不够,鲜为人知而已。

深山密林中小路纵横,交错相通,是抗日将士伏击敌人,保存自己的战壕和营垒,今天行走其间,也在追念昔日的英雄,感受他们的伟大,洗涤我们的心灵。

平峪位于“京郊小桂林”——十渡以西大约10公里处,拒马河从面前蜿蜒流过,背后大山巍峨,又有三条北南走向的深沟汇集平峪,形成山间冲击的小平地。其中平峪北沟最著名,沟长十余里,陡峭深邃,两边奇峰异岭,俊秀婀娜,山峰怪石迥异,极尽人们的想象。

山人曾经走过“平峪北沟——洼卧山——义子泉——议和村”,又和老象设计了平峪的多条穿越路线:平峪——东湖港,平峪——东湖港——西湖港,平峪——东湖港——西湖港——野三坡,也就是说把平峪以西的几条平行的北南走向的山梁由东而西都穿越过去,这些地方原先都有小路相通,只是许多年无人走,被灌木长严了。还有两峪口——平峪,马安——平峪,天上村——平峪,这些路线就是分别从平峪北部山梁翻越过来,从平峪的几条沟而出。可以说平峪成了户外训练的枢纽,考验户外能力的基地。

冬季平峪——洼卧山穿越时,山人就关注左侧山梁,在途中一个白石堆旁的灌木上拴上红布条,从那里西行翻越山梁就能进入东湖港。这些都是在卫星地图上能看到的,而查阅资料,却无从收获。

早晨7点钟,行旅驾车,带着山人、野百合、周周从房山万宁桥向着十渡飞驰。周周山人是初见,其余都是老朋友,周周经常看山人的游记,也是神交已久。

8点半到了平峪村,穿过铁路涵洞,一直沿着水泥路向北,到了水泥路右上拐弯处,我们直行,沿沟走野路。沟里很凉爽,不见阳光,沟里缓坡柿子树、花椒树居多,沟里则是村民种的玉米,已经高过人头。

沿沟上行,会遇到三个“壶”,就是水流冲刷沟谷形成的断崖。第一个壶沿着村民砌的巨石,顺利爬上去,上面豁然开朗,远处洼卧山正梁的锥子峰格外醒目,近处泥沙淤积的开阔平场坦荡如砥,适于耕作,也利于旅人休息。

稍事休息,拍照,继续前行约百米,路面渐窄,两侧石壁渐陡,山峰渐高,光线也渐暗,鹅卵石遍布的小路,只好跳跃而行。不久遇到一位牧羊人。他对我们夏季探路感到惊讶和不解,因为冬季到这里探路的队伍大多无功而返,关切地告诉我们,山上有两只牧羊犬,见到羊群,我们千万不要大声吆喝,否则会招致牧羊犬的误解而凶猛攻击,我们只要默默通过,就会相安无事,说得我们心里惴惴的。过了牧羊人在石壁上凿的小佛龛以及沟谷中喂羊食盐的木盆,好像是麻利圪塔凿出来的,在这里是很常见的。山里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山人曾在南岩头下面潭水边见到一个麻利圪塔制成的大木槌,用于凿冰汲水,山人还拿来当道具,后来有的朋友说,要是把它拿回来,打磨雕刻成龙头杖,至少能卖几百元。山人不为所动,在大山中见到过灵芝和大花杓兰,顶多拍张照片,也不敢声张,不能在文章里说明拍摄地点。往前走几十米,迎面拦阻我们的就是第二个壶。它陡峭光滑,大约六七米高,不可上。左侧(西边)有盘旋的崖壁小路可迂回而上壶顶。初次见到此壶的野百合戏谑道,山人你不是爱攀岩么,你怎么不从下面攀岩而上?山人回答,崖壁光滑潮湿,下面还有水潭,不敢贸然尝试。

继续前行,看见第三个壶前的两棵大核桃树在欢迎我们,树下一个天然巨石,理想的休息平台。往前走十米就是第三个壶。上次我们是选择左侧上山绕行,左侧小路边的小树枝有上次山人留下的路标。山人让三位女伴在树下巨石上休息,自己走进壶中察看。这个大壶分左右两个,左侧的高约10米,陡峭直立,石棱短小,没有石阶、石缝和小树可利用,不易攀爬。右侧的坡度较缓,有六七十度,有石棱和小树可供攀援。山人见此,有绝对把握,迅速攀岩而上,然后招唤下面的伙伴,让她们看看能否上来。山人知道行旅者肯定能上来,别看她是女性,户外能力超强,而且有一手好文笔,很多男子也甘拜下风,正好借此机会让她露一手。其他两位如果畏难,自己就绕过去接应她们从左侧绕上来。没想到三位女性勇猛异常,在山人指导下,成功登顶,山人在上面为她们精彩的攀登拍照,留下激动人心的时刻和美好的记忆。上来后,三人喜出望外,觉得美景宜人,攀登动人,过程喜人。山人告诉她们,自己也是首登,上次是绕上来的。周周说,怪不得下面蝎子草那么浓密,原来没人从这里上来。山人又为她们三人拍张合影,她们背后还是一个小断崖,不过很容易上去。

小断崖前有左横切小路,小路前行数米,分岔,一条直行,一条沿山脊向上。就是一条向西,一条向北。行旅者率先沿着山脊小路爬升,山人向左横切入沟,进沟后又有岔路,一条左上山坡,一条右钻山沟,山人沿沟北上,过了两处较陡的石壁来到白石堆,发现左切的路口不见原来拴的标志,又拴好两个布条。见她们没有跟上,就急忙沿沟回撤,因为他们上的山脊根本就无法和山人相会,陡崖壁立,无法下来。白石堆位于平峪北沟中部,这里是个三岔口,白石头可能就是向西的那条山谷发洪水时冲下来的,顺着山谷上行,然后走山脊能到平峪西大梁,翻过山梁就是东湖港那条深沟。四人中只有山人自己带着手台,其余三人觉得没必要,就未带。害得山人在山谷大声呼喊,但也不见回音。看来出行应该有备无患。回到石壶顶,那三人已经下撤,沿着向西的小路过沟上岭,上岭的小路如果在坡上横切向北也能下沟到白石堆,山人上次为躲避石壶就是这样走的。听到行旅者在上面呼叫,山人急忙追随她们上坡。

这是第三个壶的左侧山坡,上面的小路还算清晰,登上半山腰,向右侧横切,此时是八点半。山人拴好红布条,因为这里的小路有好几条,万一找不到下东湖港的垭口,好顺着布条回来。小路一直在树丛间延伸,围绕着平峪北沟西侧山梁上的几座山峰转,路上有几处突兀的高台,站在岩石上可以观察周围的山景,是不错的观景台和休息平台。

小路始终是由南向北迂回盘升,转过几个山弯,有一个右下的路口,行旅者向下察看,山人继续沿着小路向左转山。转过一个山弯,站在高台上,看到北沟中的白石堆,很显然,行旅者下去的路是通向白石堆的。山人急忙呼喊她们上来,跟着自己横切。他们三人掩映在对面的树丛中,红色衣衫不时闪现。从这处平台开始向上攀升,上升约百米后,继续横切,这里树木粗大,透过枝叶空袭,已经看到不远处的垭口。沿路上升,不久就到了垭口。

到了垭口正好12点,垭口有两条路,左下山坡和右上山梁,此时已经能听见东湖港游人的喊叫声,那是游客在观景台量嗓子。观景台是景区最高点,但比这里的垭口还是矮了不少,那里有小亭子和红旗,很醒目。
我们选择左下的小路,山人急忙在路口拴好布条。有时间把右上山梁的小路也走走,看看到底通向何方。户外的这种未知就是动力,引导人们去探寻。

这一路都是下行,在下降百米,遇到岔路。右直行约50米可到东湖港中的一座孤峰山顶。站在突兀的崖顶上,望着四周秀嶂环拱,绝壁万仞,真是无路上下,井底望壁。这个崖顶在景区观景台东望,好像一只猿在昂首望天,而站在这里西望,亭子如盒,人如蚂蚁。

开始路况还好,半程之后,路迹模糊,我们一直沿着右侧崖壁向下探索而降。后来没路了,下面是陡崖。山人止步,等待后面的行旅者。这时,野百合向右侧崖壁横向探路,然后小心向下下降。这显然不对,因为应该一直顺着崖壁向下,然后左横切绕过悬崖,然后再向上十米,再顺路横切入一条沟,顺沟而下就到了景区。这些都是行旅者冬季走通时的路线。十渡大山就是这样,妙趣横生,选错了下山点,就会遇到几百米或者几十米的断崖,因而也让许多户外爱好者吃尽苦头,轻则原路回撤,重则固守待援。山人赶紧追上野百合,看到并未有人走过,但勉强可以向下下降,于是向下探路约50米,遇断崖而返。这时行旅者也找到了小路,呼叫山人原路撤回。

几个人紧贴着右侧崖壁,披荆斩棘,有时山人用身体开辟,挤压密密的灌木,开出一条小路。

到了一块尺半大小的石头处,石头的边缘长着四棵小树,就要向左横切。山人在路口拴好白色塑料袋(红布条用完,准备下次去时,用红布条替换),横切的路很艰苦,看不出有人走过的痕迹,横切约30米,再向上攀爬5米,就发现清晰的小路,顺着小路前行,转过山弯,就进入一条河谷,顺谷而下,就到了景区。时间是下午2点。

东湖港景区大多是人为的,瀑布、悬梯、吊桥,只有屏幕山绝壁、翠绿的檀林让山人动心,更心动的是艰辛的探路过程。